房天下 >资讯中心 > 市场 > 正文

房山4200名山区居民将搬至平原

北京青年报   2012-08-09 07:19

[摘要] 7月21日的暴雨加重了房山北部山区的地质灾害。记者昨日从房山区人口迁移室获悉,山区险村居民的搬迁进度有望加快,预计4200名山区居民今后将在平原地区居住,为他们建设的住宅区将在今年8月底之前开工。

7月21日的暴雨加重了房山北部山区的地质灾害。记者昨日从房山区人口迁移室获悉,山区险村居民的搬迁进度有望加快,预计4200名山区居民今后将在平原地区居住,为他们建设的住宅区将在今年8月底之前开工。

■1803名山区居民去年提前搬迁

房山区人口迁移室有关负责人表示,房山北部山区多数为煤炭采空区,极易引发地表塌陷等自然灾害。再加上深山区地形复杂,山洪、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交通、通讯、饮水、取暖也面临诸多困难。

去年年底,北部山区的蒲洼、大安山、佛子庄、霞云岭和南窖5个乡的1803名山区居民率先搬入阎村镇公主坟村安置点,一期项目的占地面积6.08万平米,共有14栋住宅楼,改善了山区居民的生活条件。

■搬迁村庄将进行地质灾害评估

今年7月21日暴雨之后,政府加大对山区险村险户的搬迁,公主坟村安置点二期项目即将在今年8月底之前开工,二期项目将建设20.54万平米的住宅,配建10条市政道路。二期项目将满足4200名山区居民居住,搬迁的乡镇在原有5个的基础上,增加了河北镇和史家营乡,总数达到7个。

记者了解到,山区险村的搬迁结合村民意愿和镇域规划,并事先进行地质灾害评估,有些是整村搬迁,有些则是村庄部分搬迁。不过,即将启动搬迁的山区险村并没有确定。

■险村搬迁应在一年半内完成

记者通过近日的采访,初步掌握有搬迁可能性的村庄包括佛子庄乡北窖村,青龙湖镇北车营村,河北镇的南道、他窖、杏园、口儿四村。

佛子庄乡党委书记杨生军表示,北窖村平地离河道太近,高处又是泥石流易发区,针对北窖村的现状,乡政府已经申请提前对北窖村实施整村搬迁,将村民全部转移出去。而据杨生军估计,未来几年,佛子庄乡8000多常住人口中,将有4000人外迁。

按照北京市政府的要求,房山区受灾乡镇应至少在入冬前完成房屋的修复。对于险村险户,应在一年至一年半内集中搬迁完毕。但这些山区村庄是否迁入阎村镇公主坟村安置点,还是另选新址,目前还没有最终确定。

现场探访

北车营村:在整体搬迁中看到希望

默默无闻的青龙湖镇北车营村因为两件事出名:其一是2005年村后的谷积山上有人发现了花豹和黑熊,其二就是今年7月21日的特大暴雨。

“根本没有什么花豹和黑熊,那是村民编的。但是大暴雨引发的山洪冲了村子倒是真的。”村党总支书记兼村主任翟瑞生告诉记者。

灾后重建,北车营村面临两种选择:或者汛期结束后,给受灾的村民家里修补房子,局部重建危房;或者全村整体搬迁到更安全的地方,开始全新的生活。

究竟选择哪种方式,3个月内就见分晓。但对于整体搬迁,不少村民在洪水之后已有所动心,因为他们不希望悲剧再次降临到头上。

■40厘米的淤泥运走几十车

北车营村位于两座山之间,是一个有2800多人口的大村子。在7月21日的特大暴雨中,汹涌的山洪漫过村里的排洪渠,造成200多户村民受灾,100多间房屋一夜之间变成危房,几十辆轿车被毁。北车营村在青龙湖镇32个村中受灾最为严重。

如今,进村的公路已经修好,但路边的大坑还没有完全填平,排洪渠里已经看不到汽车、家具和石块。午后时分,依山而建的山村格外宁静,似乎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村民都在紧张自救,恢复以前的生活。这在洪水退去的当天,在断电断水的情况下就开始了。北车营村的电已经在一周前恢复,自来水也已经接通。不过,很多村民家里还储存着作为救灾物资发下来的矿泉水。

开学就上大三的于宁坐在门前,用水管冲洗着沾满淤泥的碗。他家位于排洪渠的南侧,门前和马路之间搭着一块石板。“都是从院里的淤泥里挖出来的。”于宁满头冒汗,对每个碗进行冲洗。于宁的母亲冯素敏则在院里晒被子、球鞋。

大雨那天,冯素敏在工厂上班,于宁在外面打工,家里没人,只有一只猫和一条狗。“猫跑上房没事,狗拴着淹死了。”冯素敏有些难过。阴凉下,一只白猫缩在地上睡觉。

更让冯素敏伤心的是,洪水冲走了家里的粮食、衣服、存折、钱,还有家电。她和于宁穿的都是亲戚的衣服。没冲走的床、书桌、组合柜、沙发除了留下清晰的水印外,晾晒之后并不妨碍使用,但电视、冰箱已经报废了。

山洪暴发的时候,冯素敏和于宁进不了村,母子互报平安后,分别在亲戚和同学家借宿了一晚。第二天,冯素敏趟水赶回家,看到一扇院门没了,东院墙塌了,屋里的水有1米深。

随后的3天,20多名亲戚帮着往外运了几十车,才把家里的积水和40厘米厚的淤泥清走。冯素敏家是老房,被水浸泡后墙皮脱落,墙上出现裂缝不能再住人,她和于宁被安置在北车营完全内的临时安置点,晚上睡在救灾帐篷里,白天回家收拾家当。这段时间,冯素敏向单位请了假。

■受灾村民希望远离排洪渠

北车营村的排水依靠一道3公里长的排洪渠,排洪渠两侧住着像冯素敏一样的200多户村民。当山洪夹杂着巨大的石块、汽车、家具而下的时候,近4米深的排洪渠已经无法发挥作用,洪水漫过排洪渠,涌入毫无准备的村民家里。

这个周五,冯素敏和于宁将搬进位于村东侧的临时安置点。经历这场洪水之后,丧失家园的冯素敏希望今后搬到一个安全的地方,远离排洪渠,“至少不用再担心洪水把家毁了。”冯素敏说道。

让排水渠两侧的村民搬迁到安全的地方也是村党总支书记翟瑞生的心愿。连日的劳累,翟瑞生的眼角布满血丝。他说,过去排洪渠两侧并没有民房,随着村里人口越来越多,沿排水渠两侧建起一间间的房屋,为排洪渠泄洪埋下安全隐患。

但一个更长远的想法在翟瑞生的大脑里酝酿,与其搬迁排水渠两侧的村民,不如将全村整体搬迁,不仅村民的居住条件改善了,用水、取暖也能有保证。目前北车营全村2800多人共用2口水井,旱季的时候,村子低处的村民一用水,住在高处的村民就会断水。

■灾后重建面临的两种选择

借着灾后重建,翟瑞生眼前摆着两种选择:或者汛期结束后,给受灾的村民家里修补房子,局部重建危房;或者全村整体搬迁到更安全的地方,开始全新的生活。

翟瑞生说,受灾的村民当然愿意选择搬迁。不过即使面临自然灾害的威胁,生活上再不方便,村里的一些人并不想搬离故土。

最后的方案将征求村民和政府的意见之后,在未来3个月内做出决定。如果村民选择局部重建危房,政府会给予一定的补贴。如果村民选择整村搬迁,新村将进行统一的规划,排洪渠可以拓宽加深,两侧的民房拆除后不允许再建新房

其实,翟瑞生早已看好了整体搬迁后的新址,就在村子中部的一块高地上,背靠北山,地势平坦。他甚至连今后的新村开发模式都提前想好:不依靠政府的拨款,利用村集体的土地、经济林、产业,吸引开发商建设。

“给村民盖两层或者六层的楼房集中居住,这样腾出来的土地可以搞房地产建设,发展民俗旅游。”自从村里关停了小煤矿和石灰窑,北车营村一直缺少支柱产业。翟瑞生希望借助整体搬迁的机会,重新振兴全村的经济。不过,这位年过半百的村党总支书记强调说,规划只是他的设想,最后还要听政府的安排。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房天下北京特价房官微

新房、二手房、租房、特价房大平台
相关知识 更多>>
新闻聚合 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 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318041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