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 观点 > 正文

新京报社论:我们离跨入廉租房时代还有多远?

新京报  2007-08-15 10:27

日前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首次明确了廉租房制度在住房保障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指出要把廉租房制度作为“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主要途径”。

在此之前,有关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文件中,廉租住房对应的只是收入家庭,此次表述的变化,意味着保障性住房体系将开始进入“廉租房时代”。

实际上,廉租房因住户不拥有产权,而使得政府部门拥有了更大的灵活性,能够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和租户经济收入的变化,及时调整入住标准和租户主体,从而在程度上实现了“应保尽保”的目标。

当然,以廉租房作为社会保障住房的“主要途径”,在现实操作中仍面临一定的挑战,其中首要的难题是,如何让“主要途径”的政策提法获得具体体现。比如,究竟多大的建设比重才能够称为“主要途径”?判断比重的标准是什么,是含商品房在内的全部住房,还是仅指保障性住房?为了解决此类细化问题,需要首先明确各城市低收入群体的具体标准、数量、家庭状况和现有住房格局。在统计数据的基础上,按照“主要途径”的要求,再行做出具体开发建设规划。

具体数据规划上,不妨可以参照香港地区的成功经验。

香港目前约有1/3的人口租住在公共房屋,加上1978年开始实施的“居者有其屋”计划,目前共有50%以上的中低收入者通过公共住房体系解决住房问题。这就表明,只有保证相当比重的保障性住房,才能够充分体现“主要途径”的政策定位。

但是,与香港不同的是,内地要完善廉租房制度,除了统计规划,更重要的考验在于地方政府在政策落实上的决心与行动。事实上,早在1999年出台的《城市廉租住房管理办法》中,就已经规定了落实廉租住房的管理部门和实施方案。但是近8年之后,即便是在经济发达的城市,也没有能够把相关政策完全落实到位。以上海为例,2003年底该市城镇收入家庭已经达到了25.3万户,但仅有2.48万户获住廉租房,覆盖面显然远远不足。

廉租房政策之所以在很多地方仍停留在文件中,原因至少有两个方面,其一是地方政府对于商业性房产开发,存在利益依赖。伴随着房价的一再飙升,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也是水涨船高,有的地方甚至能占到地方财政收入的一半左右。因此,让地方政府放弃收入反而投入“赔本”的廉租房建设,难度很大。其二,为了落实廉租房建设资金来源,政策规定地方政府需要拿出部分土地出让金投入其中,但由于土地出让金属于预算外收入,在财务上存在困难,这也成为地方政府拖延、推诿建设资金投入的原因。

因此,落实廉租房“主要途径”的定位,需要在量化明确各地方目标的基础上,设立行之有效的资金和土地落实方案,以及有力的责任制。一方面,需要严格土地出让资金的管理制度,做到账面明晰、流向公开,避免地方政府“有力不出”的问题。还需要加大财政对经济相对困难的城市转移支付的规模。另一方面,要把城市政府是否完成廉租房的指标作为考核内容进行问责。

建设部部长汪光焘曾表示,住房是一种基本权利,中国将“人人享有适当住房”。公众什么时候能享受到“廉租房时代”带来的福祉呢?

标签:住房保障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房天下北京特价房官微

新房、二手房、租房、特价房大平台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